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我國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防汛救災形勢日益嚴峻。應急管理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因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300億元,較往年顯著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國安全應急裝備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特別是防汛救災領域的高新技術裝備需求激增,催生出千億級市場藍海。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河北五星電力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五星”)憑借其自主研發的“水陸兩棲應急救援全地形車”“油動式大載荷長航時無人機”等系列硬核裝備,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更以智能化、高效化、場景化的產品矩陣,重塑了應急救援行業生態。
政策驅動+技術革新:防汛救災裝備產業駛入快車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構建“全災種、大應急”的現代化救援體系,推動安全應急裝備向智能化、專業化、體系化升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的《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到2025年,我國安全應急產業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其中防汛救災裝備占比超過30%。政策紅利疊加市場需求,催生出三大核心賽道:
智能化救援裝備:AI、5G、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救援設備從“機械化”向“無人化”轉型。
復合場景適配裝備:針對城市內澇、山區洪災、潰壩搶險等復雜場景,開發多地形、全天候作業設備。
快速響應系統:以分鐘級部署能力為核心,構建“監測-預警-處置”一體化解決方案。
河北五星精準把握行業趨勢,依托國家級研發中心和30余項核心技術專利,打造出覆蓋“水、陸、空”三維場景的應急救援、防汛救災、消防森防技術裝備矩陣,成為我國“科學救災、科學防災、科學減災”行業技術升級的標桿。
硬核科技+實戰效能:河北五星裝備的四大顛覆性突破
水陸兩棲+全域機動+打通應急救援最后一公里:水陸兩棲全地形車+氣墊船構建立體救援網
在應急救援領域,復雜多變的地理環境往往是救援行動的巨大阻礙。而河北五星水陸兩棲全地形車憑借其水陸兩棲的特性,實現了全域機動,無論是被洪水淹沒的城鎮街巷,還是陸地的偏遠山區,它都能暢行無阻。當面對洪澇災害時,全地形車可迅速駛入積水區域,將被困群眾安全轉移,解決了傳統救援車輛難以在水中行駛的難題 。與之相配合的氣墊船,同樣具備獨特優勢。氣墊船通過向船體下方充氣形成氣墊,使其能夠在水面、沼澤、淺灘甚至部分冰面等多種復雜地形上高速行駛,幾乎不受地形限制。在大面積水域救援場景中,氣墊船能夠快速抵達受災點,其較高的航速可以爭分奪秒地運送救援物資和人員。
水陸兩棲全地形車與氣墊船相互協作,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救援網。這兩種交通工具的配合使用,可以覆蓋更廣泛的救援區域。水陸兩棲全地形車適用于陸地和水面的復雜地形,而氣墊船則能在水域和復雜地形中快速機動。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立體化的救援網絡,確保救援力量能夠迅速到達事故現場。
在救援行動中,全地形車負責在陸地區域以及淺水環境中開展救援工作,深入受災群眾所在的狹窄街道、村落等;氣墊船則負責在大面積開闊水域快速運輸,實現長距離、高效救援。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調度,水陸兩棲全地形車和氣墊船可以實現遠程投送和快速響應。它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為救援行動贏得寶貴的時間。兩者的組合,極大地拓展了救援的覆蓋范圍,成功打通了應急救援的 “最后一公里”,確保在任何復雜的災害環境下,都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救援行動,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力量 。
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可靠的質量和廣泛的適用性,河北五星水陸兩棲全地形車已成為眾多行業應對復雜環境任務的得力助手,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推動行業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2023年京津冀特大暴雨救援中,該裝備集群成功轉運受困群眾超2000人。
智能化+無人化搶險救災作戰:直飛式救援機器人+油動式無人機突破人力極限
在現代搶險救災工作中,科技的力量正不斷重塑救援模式,直飛式救援機器人與油動式無人機的組合,引領著智能化、無人化搶險救災作戰的新潮流。
直飛式救援機器人:專為復雜救援場景而生。機身小巧,可輕松穿梭狹窄廢墟與建筑內部。高性能動力系統讓它飛行速度達 10m/s,能快速趕赴現場。先進傳感器賦予其靈活飛行能力,具備一鍵返航、自主返航、空中懸停功能,確保飛行安全。還配備高清攝像頭和熱成像儀,在黑暗、濃煙環境也能清晰拍攝并實時回傳畫面,為救援決策提供關鍵依據,解決救援偵察難題。
油動式無人機:搶險救災的得力助手。機身長2.5米,最大起飛重量82千克,載荷能力強大。油動動力系統使其續航長達6小時,遠超傳統電動無人機,可長距離、長時間作業。飛行速度最快達30m/s,能迅速抵達受災區域。可搭載生命探測儀,大面積搜索生命跡象,精準定位被困人員;還能掛載物資投放裝置,為被困區域輸送食物、藥品等急需物資,解決運輸難題。
協同作戰,突破人力極限:在實際搶險救災過程中,直飛式救援機器人與油動式無人機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救援體系。在災害發生初期,油動式無人機憑借長續航和大航程優勢,迅速飛抵受災區域上空,利用搭載的高清攝像頭和各類探測設備,對大面積災區進行快速偵察,繪制出詳細的災情地圖,為救援指揮提供全面的災情信息。直飛式救援機器人則利用其靈活小巧的特點,深入受災建筑內部、狹小縫隙等危險區域,近距離獲取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和狀況,將信息實時反饋給指揮中心。在救援行動中,油動式無人機負責運輸大型救援物資和設備,直飛式救援機器人配合進行精準定位和引導,確保物資準確投放到指定地點,為被困人員提供及時援助。兩者的協同作業,極大地突破了人力在救援中的極限,減少了救援人員在危險環境中的暴露,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直飛式救援機器人”集成紅外探測、機械臂抓取、物資精準投放功能,可在斷網環境下自主執行樓宇破窗、孤島投送等任務;而“油動式大載荷長航時無人機”憑借6小時超長續航和50公斤載荷能力,在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中完成災區全域三維建模,并為斷電區域搭建臨時通信中繼,被譽為“空中生命線”。
工程搶險革命+現代化救援新裝備:防汛沙袋裝袋機+打樁機實現效率躍升
在工程搶險和防汛救災工作中,傳統的人力作業方式效率低下,難以滿足緊急情況下爭分奪秒的救援需求。河北五星的防汛沙袋裝袋機和打樁機作為現代化救援新裝備,正引領著工程搶險領域的革命,實現了救援效率的大幅躍升。
防汛沙袋裝袋機:防汛沙袋裝袋機,大幅提升裝填效率。便于在各類場地靈活部署。工作效率驚人,每分鐘可裝填450個沙袋,遠超人工速度。自動化程度高,智能控制系統僅需一人操作,就能完成裝沙、稱重、封口全流程。稱重精準,沙袋重量誤差控制在15- 50千克,保障堤壩堆砌穩定性。適應性強,無論粗沙、細沙,編織袋、麻袋,都能高效裝袋。
打樁機:防汛搶險中,打樁機是加固堤壩、搭建臨時防護設施的得力幫手。它動力強勁,配備9.5KW發動機,在沙壤土質中打樁深度≥1.5m,能輕松將樁柱打入地面。打樁速度極快,每分鐘可達1750 次,大幅縮短施工時間。操作簡便,采用液壓控制系統,操作人員通過操縱桿就能精準控制打樁深度與垂直度。而且機動性好,體積小、重量輕,可快速轉場,隨時在不同搶險地點迅速投入使用。
協同作業,效率躍升:在實際防汛搶險工作中,防汛沙袋裝袋機和打樁機協同作業,發揮出巨大的威力。當洪水來臨時,防汛沙袋裝袋機快速裝填沙袋,為堤壩加固提供充足的物料。打樁機則緊隨其后,迅速將木樁或鋼樁打入堤壩周邊,配合沙袋堆砌,增強堤壩的抗洪能力。兩者的高效配合,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搶險方式,將工程進度提升數倍,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真正實現了工程搶險的革命和現代化救援效率的躍升。為堤防搶險爭取黃金時間。
快速防洪屏障:子堤+組合式防洪板重構防御標準
在防洪搶險工作中,時間就是生命,快速構建有效的防洪屏障至關重要。河北五星的防洪子堤與組合式防洪板,憑借其先進的設計和出色的性能,成為了防洪的得力助手,重構了防洪的防御標準。
防洪子堤:采用裝配式板壩創新設計,由角架、橫梁、擋水面板、橡膠彈性體和定位固定樁組成。角架用鋁合金型材軸接支撐壩體,橫梁以鋁合金方形材與專用接頭連接,擋水面板用波紋玻璃鋼擋水,橡膠彈性體負責止水,圓鋼壓型的定位固定樁穩固子堤。該設計依水治水,組壩靈活,儲運便捷,造價低且可回收復用,環保又高效。作為現場裝配式子堤,可靈活拼接,滿足不同長度防護需求。適用堤質廣泛,在沙壤土到混凝土等堤上皆能發揮作用,安全系數2.0-3.35,設計風速6.0m/s,在河面寬4km、風浪高0.3m的情況下也能穩定防洪。
組合式防洪板:是一款模塊化防洪設備,主要用于快速搭建臨時防洪屏障。適用于混凝土堤防加高及城市、工礦區、重要建筑物等區域的防洪墻工程。它采用模塊化設計,由多個尺寸合理的獨立單元組成,便于運輸、安裝與拆卸,面對洪水威脅能快速響應、高效搭建,大幅節省時間。該防洪板可重復使用,長期來看,既降低防洪成本,又減少環境破壞,符合環保理念。
協同構建高效防洪體系:在實際防洪應用中,防洪子堤和組合式防洪板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當洪水來臨時,可先在堤頂快速搭建防洪子堤,防止洪水漫溢堤頂;對于城市低洼地區、地下車庫、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則可利用組合式防洪板快速構建起防護屏障,阻止洪水侵入。兩者的搭配使用,極大地提高了防洪的效率和效果,改變了傳統防洪方式,重構了防洪防御標準,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
針對城市地下空間、地鐵入口等防洪薄弱點,河北五星“防洪擋水子堤”采用模塊化設計,單兵3分鐘即可搭建1米高防水墻;“組合式防洪板”抗沖擊強度達200kPa,在2022年珠江流域防洪中實現48小時構筑15公里臨時堤壩的奇跡。
河北五星的創新不止于單品突破,更在于構建“平戰結合”的裝備生態體系
智能化救援裝備:每年投入營收的12%用于技術攻關,與全國應急救援、防汛救災行業和科技院校、消防森防研究所等機構共建實驗室。
場景化定制:針對我國華北、東北、長江中下游城市群等不同區域災害特點,提供個性化裝備解決方案
全球化布局:產品已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在東南亞洪澇救援中樹立中國制造口碑。
我國應急救援萬億市場可期:技術紅利開啟產業新周期
據賽迪顧問預測,2023-2027年我國防汛救災裝備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5%,其中智能化裝備占比將超60%。河北五星正以“裝備即服務”理念,推動行業從“設備銷售”向“解決方案輸出”升級。未來,隨著城市韌性建設納入新基建范疇,以及《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迭代,以河北五星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必將以自主核心技術搶占全球應急產業鏈制高點。
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召喚下,中國安全應急裝備產業正迎來歷史性機遇。河北五星以科技硬實力重塑防汛救災范式,其產品不僅代表著中國制造的創新高度,更在每一次與災難的較量中,為守護生命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技術長城”。這片藍海,屬于那些以技術創新定義未來的開拓者。